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1:02:58   浏览:893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税发〔2006〕1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近年来,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在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企业所得税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按照“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总局制定了《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并将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总局报告。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现就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细分管理对象,区别管理方式,明确管理内容,突出管理重点,增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对企业所得税税源实施有效控管的一种管理方法。
  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企业所得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利于合理配置征管力量、抓住薄弱环节、突出管理重点、强化管理手段、优化纳税服务;对切实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原则
  (一)区别原则。分类管理要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划分管理对象,区别管理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充分体现分类管理的作用。
  (二)效能原则。分类管理要紧紧抓住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既要突出管理重点,又要便于操作,节约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能。
  (三)协调原则。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既要与征管、稽查、计统等综合管理和各税种管理相配合,又要加强与财政、工商、统计、银行、文化、体育、劳动、审计等外部门协作,形成征管合力。
  (四)服务原则。针对不同类别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增强纳税服务意识,改进纳税服务方式,优化和创新纳税服务手段,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分类
  企业所得税的分类管理,要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纳税信誉等级、存续年限等因素,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共性要求和特点,综合确定有利于集约化管理和体现企业所得税征管规律的有效方法。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可以采用以下分类方法:
  (一)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主要包括年应纳税所得额或年应纳所得税额、利润额等),分为重点纳税人和非重点纳税人;
  (二)按照纳税人的财务核算状况,分为查账征收企业和核定征收企业;
  (三)按照纳税人的纳税方式,分为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就地纳税企业;
  (四)按照纳税人的信誉等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纳税人;
  (五)其他合理的分类方法。
  各地税务机关可根据本地区的税源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征管力量,综合考虑和交叉运用上述分类方法,确定具体的分类标准和分类认定程序,对纳税人进行类别划分。如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结合账证健全情况,可分为重点纳税人、非重点纳税人和核定征收纳税人;按照纳税人信誉等级,结合税源规模、征收方式,可分为信誉好规模大的企业(A类企业)、信誉和规模一般的企业(B类企业)、信誉差和规模小的企业(C、D类企业);以账证健全程度为基础,结合税源规模,可分为税源大财务健全的企业、税源小财务健全的企业、税源大财务不健全企业、税源小财务不健全的企业等。
  四、重点纳税人的管理
  对企业所得税的重点纳税人,要以全面管户为主,以税源监控和日常管理为重点,以税源分析和预测、纳税评估为手段,在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精细化管理。
  (一)税源监控。加强日常管理,全面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资金周转、财务核算状况、涉税指标(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动态变化情况,采集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基本信息及其能耗、物耗变动区间的管理信息,掌握其所属行业的市场情况、利润率情况,建立健全财务和税收指标参数体系。
  (二)重点涉税事项管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严格审批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集中提取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并对取消审批的项目做好核实和资料备案工作。
  2.加强企业投资、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涉税事项管理,分析判断适用税收政策是否准确,资产计税成本确定是否正确,有无故意避税行为。
  3.分户建立台账,记录其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税款缴纳、减免税、亏损或弥补亏损、广告费结转、工资结余(工效挂钩企业)、企业改组改制资产计税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信息。
  (三)汇算清缴。加强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征管的宣传辅导,重点是当年新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汇算清缴程序、要求和法律责任。加强纳税申报后的逻辑审核和信息比对工作,纳税申报表中的收入项目、扣除项目要与企业流转税申报表中的有关项目和财务会计报表的销售(营业)收入、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进行比对。扣除和减免税项目要与研发费用扣除、减免税、亏损弥补、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与日常管理台账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利用“一户式”存储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三项”费用等纳税调整的准确性。
  (四)纳税评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企业所得税重点纳税人每年进行分户纳税评估。即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根据重点纳税人年度纳税申报资料和财务会计报表、涉税审核审批资料、行业信息以及日常管理掌握的征管信息,对重点纳税人逐户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并对纳税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处理。
  (五)税源分析和预测。要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方法,对每户重点纳税人从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项目的总量、增幅、增量、增量贡献率等方面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凡有关项目同期增减变化额度或者幅度较大的,应及时深入企业了解变化原因,从经济变动、税收政策、征管状况等方面分析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
  五、一般查账征收纳税人的管理
  对企业所得税一般查账征收的纳税人,在管理上,应坚持以管事为主,以行业管理为重点,以纳税评估为手段,强化税源监控。
  (一)涉税事项的管理。
  1.做好审批和备案管理。重点抓好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财产损失、管理费、技术开发费、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审批事项的调查核实、审批审核工作,加强取消审批项目的资料备案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
  2.分户建立台账。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纳税申报时需报送的相关信息,对弥补亏损、减免税、工资结余(工效挂钩企业)、企业改组改制资产计税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广告费、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具有时间延续性的税前扣除项目,实行台账管理。
  3.加强对新办企业和亏损企业的管理。对新办企业要及时跟踪管理,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和行业情况,督促其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核算,正确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对亏损企业,特别是连年亏损的企业和与行业情况较好不一致的亏损企业,要了解其产生亏损的真实原因,是否通过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利润等避税手段造成亏损,或者通过做账形成亏损。
  (二)汇算清缴。以所得税与会计差异项目的纳税调整、减免税政策和汇算清缴要求为重点,进行纳税宣传、政策辅导和解释,提高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质量。做好催报催缴工作,保证企业所得税款及时入库。
  (三)纳税评估。
  1.收集纳税评估的分行业投入产出比、产品能耗比、行业平均利润率以及行业平均所得税负等数据,制定分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2.通过对同行业单户企业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总结行业规律,建立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和指标参数,建立行业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机制。
  3.对较多偏离指标参数、常年微利、零税负申报或连续3年亏损的纳税异常企业进行重点纳税评估。
  (四)日常检查。结合日常管理和预缴所得税的情况,重点检查企业所得税纳税异常企业的物耗能耗、人员工资、其他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真实性。加强关联交易的管理,重点监控企业是否利用关联方处于减免税、亏损期等转移利润。
  六、核定征收纳税人的管理
  对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主要围绕督促纳税人正常纳税申报,以合理核定为重点,以户籍管理和调查核实为手段,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逐步引导其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
  (一)户籍管理。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通过税务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的户籍进行比对,及时掌握纳税人户籍变动情况。加强国、地税定期相互传递新办企业税务登记户数、变更户数、迁移户数及注销户数等信息,做到定期联系和信息共享,防止漏征漏管。
  (二)核定征收方式的鉴定和调整。
  1.通过调查了解,掌握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履行纳税义务等情况,为鉴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提供依据。
  2.要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业特点,综合考虑同一区域同类企业的所处地理位置、经营规模、收入水平、利润水平等因素,分类逐户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或者应税所得率,保证核定征收的公平合理。
  3.结合日常巡查,随时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税所得率。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要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实行查账征收。
  4.对实行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的纳税人,要区分不同核定方式加强管理。对按销售收入确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要强化对财务会计报表销售(营业)收入的监控,按期将企业申报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与增值税、营业税申报的收入总额比对。对按成本费用支出确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要通过加强发票、工资表单、材料出库单等费用凭证的管理,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真实性的控管。
  5.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要引导其建账建制。通过加强纳税辅导和政策宣传、集中培训、个别辅导等办法,提高其财务会计核算水平,逐步实现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要引导和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帮助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建账建制、代理记账。
  6.核定的应纳所得税额要分解到月或季,督促其在规定期限内按月或按季纳税申报和预缴。对实行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要督促其做好年终汇算清缴工作。
七、积极探索分行业管理
  在属地化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行业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成本费用控管。通过行业调查,摸清行业的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原料库存等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核算信息,找出成本费用管理的内在规律。
  (二)定期分析收入、税负和弹性。加强年度、季度、月度的分行业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研究建立科学实用的行业企业所得税收入预测模型,完善收入预测机制。重点分析不同行业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的弹性和宏观税负,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查找薄弱环节,强化管理措施。
  (三)纳税评估。要开展典型调查、综合分析测算,建立不同行业的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投入产出等指标体系,结合行业的宏观数据、行业的历史数据、管理中采集的数据等因素,合理确定预警值。在摸清行业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行业评估数学模型。综合运用模型和对比分析方法,开展行业评估。
  (四)检查。通过日常管理和行业评估,对税负率明显偏低的行业和日常管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行业,进行重点检查和行业专项检查,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措施。
  八、特殊类型纳税人的管理
  (一)汇总(合并)纳税企业、集团企业及其成员企业
  1.审批审核。严格审批企业的财产损失、集中提取管理费、技术开发费、减免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等申请事项,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事项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台账。
  2.信息反馈。定期了解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及其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制度的执行及其变化情况,督促成员企业在规定时间报送“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纳税情况反馈单”、做好反馈信息的台账管理。
  3.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根据业务往来的类型和性质,对业务往来交易额进行认真分析认定,评价业务往来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一般经营常规,业务往来支付或收取的价款、费用是否符合公平成交价。对不符合公平成交价的,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纳税调整。重点加强对业务往来双方中一方处于减税、免税、亏损期,另一方为盈利或征税期的管理,防止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及其成员企业利用关联交易避税。
  4.就地监管。对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要严格就地监管,定期进行日常检查,落实查补税款的入库工作,检查处理结果及时通报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总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5.联合审计。探索有效的税务联合审计工作,加强企业总部和成员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协作,稳步推进跨区域经营的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集团企业及其成员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经营、业务往来情况以及纳税申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审核,实现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对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集团企业及其成员企业同步开展税务联合审计。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1.加强登记管理。加强同工商、民政、教育、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确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履行法人登记、非营利法人登记、税务登记手续,及时纳入所得税管理。
  2.严格免税收入的管理。重点审核财政拨款的证明、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或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证明文件,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财政部门的核准文件、专项补助收入的拨款证明、收取会费的批复文件、政府资助等证明资料。
  3.强化非营利性组织的免税管理。非营利性组织必须履行非营利性组织法人登记,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性服务活动,机构的财产及其收益不得用于分配,机构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用于公益目的,投入人对投入的财产不保留或不享有任何财产权利,工作人员及其管理人员的报酬应控制在当地平均水平的一定幅度内,不得变相分配机构的财产。否则不得作为免税管理。
  4.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计算准予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取得与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要分别核算。难以划分清楚的,要合理确定与应税收入有关的支出项目和免税项目有关的支出项目的分摊比例。
  5.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应要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严格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转制为企业的,应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6.加强审核工作。对纳税申报中的应税收入、免税收入与财务报表、日常管理信息进行审核比对。分析扣除项目纳税调整情况、各支出项目的合理性。
  (三)涉及特别涉税事项的纳税人
  特别涉税事项主要包括减免税、连续3年亏损、经营规模大(如资产、销售额大等)但连续多年微利或亏损、改组改制、交易额较大的关联事项等。
  1.减免税管理。对减免税事项,要结合日常管理定期进行实地巡(核)查,主要核查企业是否符合减免税条件;享受定期减免税企业到期后,是否按规定恢复征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如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减免税标准了,是否取消了减免税资格;是否按规定标准、程序和权限审批减免税;对不需审批的减免税是否按规定备案;是否按期如实申报减免税额等等。
  2.连续3年亏损、经营规模大(如资产、销售额大等)但连续多年微利或亏损企业的管理。应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影响企业亏损或微利的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情况审查,重点审查成本、费用扣除凭证的真实性,成本费用分摊的合理性。逐户进行纳税评估,加强与同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比较,分析连续亏损或微利的原因是否为正常因素。
  3.改组改制管理。重点分析纳税人改组改制适用政策的正确性,是否按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批,涉及资产转移是否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资产计税成本确定是否正确,亏损结转、可抵免税额等其他税收属性处理是否正确。
  4.关联交易管理。日常管理中关注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情况,重点分析认定关联企业之间交易价格、费用标准的合理性,关联交易是否按规定申报或报税务机关备案,关联交易是否按公平成交价格进行纳税调整,纳税调整方法选用是否合理。
  九、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分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所得税实施分类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此高度重视,将它列入税收工作的重要议程,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把各项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调查研究,摸清企业情况
  要积极开展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本地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基本情况,逐户摸清纳税人行业性质、资产和经营规模、财务状况、会计核算情况、纳税信用等级等,掌握税源底数和税源结构,明确管理重点和目标,为科学、合理地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奠定基础。
  (三)因地因时制宜,合理确定分类管理方法和标准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地要充分考虑本地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实际状况,按照“区别、效能、协调、服务”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建立适合本地区要求的分类管理办法。
  (四)依托信息技术,强化分类管理手段
  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分类管理是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内外信息采集,密切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对采集的各类涉税信息数据进行归集分析,为企业所得税的科学分类管理和纳税评估提供支撑,实现对企业所得税税源的全面动态控管。
  (五)加强动态管理,保持分类管理的科学合理
  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财务核算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必须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做好分类企业的调整管理工作。企业所得税重点纳税人是所得税收入大户,不宜频繁变动,除破产、清算等情况,原则上应保持相对稳定。新增加的税源大户要及时纳入重点管理。
  (六)优化纳税服务,形成分类服务机制
  各级税务机关在加强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中,要主动加强与各类企业的联系,建立工作联系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分门别类地进行财务会计、税收等知识的宣传和纳税辅导,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七)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分类管理水平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与各税种联系密切,需要各岗位、各税种管理机构、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岗责明晰、强化管理、协调配合的要求,完善分类管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要注重与内部职能部门和外部门的密切协调,切实提高分类管理的水平。
  (八)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各级税务机关要根据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特点,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将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纳入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细化考核内容,明确考核标准,突出考核重点,并将考核制度与执法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定期考核税收管理员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情况,促进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农业收支预决算管理工作的规定

财政部


关于加强农业收支预决算管理工作的规定

1986年11月19日,财政部

农业收支预决算管理工作是整个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它贯穿在农业收支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及决算编审的全部过程中,是财政部门农财单位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近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农业收支预决算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在某些认识上和做法上还不够明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在预算编制执行方面,仍存在着以指标代预算的现象,注重分配收支指标多,注重执行检查、分析少;在决算编审方面,没有完全按国家财政有关规定编报,决算编报仍存在口径不够一致,数字不够准确,反映情况不够直实等问题。为了加强农业收支预决算管理工作,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做好农业收支预算编审工作
国家财政预算中的农业收支预算,由中央农业收支预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汇总的地方农业收支预算汇编而成(计划单列市的农业收支预算应汇入省、自治区的农业收支预算内),对这些收支预算必须按下列要求做好编审工作。
(一)编制农业收支预算的基本原则
农业收支预算包括农业税收入预算,农口各部门和华侨、劳改、劳教部门企业上缴财政利润、财政核拨的亏损补贴预算,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和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支出的预算。
1.编制农业收支预算,要贯彻党和国家对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和财政政策。
2.编制农业收支预算,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以及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做到收入预算打得积极、可靠,支出预算打得节约、合理。
3.编制农业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安排,适当集中,重点使用,讲究效益”的原则。根据党的政策和事业发展需要,用于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坚持预算编报制度
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国家预算草案中有关农业的收支指标和财政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上年预算执行的情况,自下而上地编制农业收支预算,避免和防止以指标代预算的做法。农业收支预算应编报到款。中央农林水气等部门的收支预算应编报到款、项级。
(三)坚持预算的审核批准制度
县以上各级财政部门除按上述原则编好本级农业收支预算外,还要对下级农业收支预算进行认真审核,加以汇总,纳入财政市支总预算,按法定程序上报审批。
审核农业收支预算的基本要求:
1.审核农业收支预算的安排,是否贯彻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基本方针、政策以及国家预算草案中关于编制农业收支预算草案的要求和有关规定。
2.审核农业收支预算的安排,是否符合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
3.审核农业收支预算中,各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是否符合财政规定的用途,是否突出了重点。
4.审核农业收支预算表列款、项之间的口径是否得当,各行栏次的数字是否准确无误,预算收支说明的因素是否真实、可靠。
5.在审核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在尊重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与有关方面进行商议,加以纠正和解决。
各级财政部门对本级农业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要在审核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业事业发展计划、人员编制、支出标准以及设备购置、房屋修缮等方面的制度后核定。对实行预算经费包干、财务包干办法的单位,要深入了解上年预算执行情况,搞清包干结余和专项补贴经费结转情况,根据新的年度农业发展计划,科学合理地核定本年度经费和财务包干数额(实行一定几年包干办法的按原规定办理)。
(四)坚持按时报送农业收支预算草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收支预算草案,除纳入财政总预算草案报送财政部外,农财外还应单独抄送我部农财司一式二份。计划单列市的农业收支预算草案在报送省、自治区财政厅的同时,抄送我部农财司一份。

二、加强农业收支预算的管理和执行分析工作
(一)及时掌握预算收支变化情况
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收支变化情况,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对年初预算进行适当调整,及时办理预算的追加、调减、上划、下划业务。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农财单位均应设置农业收支预算指标帐,以利于及时掌握农业收支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及时办理缴拨款业务
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农业收入,把应该上交的款项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同时,对亏损企业的亏损退库要按计划、按定额补贴退库。农业税减免要根据上级批准的数额及时退库,落实到应予减免照顾的纳税人。对农业拨款要按事业发展进度和农时季节及时拨付和核对,以保证资金需要。
(三)加强农业收支预算执行分析工作
预算执行分析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各级财政部门都应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1.坚持季度预算执行分析。对季度预算执行要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分析。第一季度应侧重农业收支预算安排情况的分析。第二季度即上半年结束后,应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分析。内容包括:(1)收入缴、退库情况;(2)农业资金拨付情况;(3)农业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4)影响农业收支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5)增收节支的措施和办法。第三季度应结合收支完成情况,侧重预计全年预算执行情况,为编制下年预算打基础。
2.坚持季度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经常深入实际,了解和掌握情况,并注意收集和整理资料。对收支预算管理比较好,资金使用效益比较高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并向上级反映,以利交流和推广;对经营效益差和擅自挪用资全,不按原定资金用途使用,造成浪费的个人或单位,要敢于提出批评,采取必要的经济制裁措施,并报请领导和纪检部门加以纠正和处理。对违法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财处的季度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应于每季度终了20日内,报送我部农财司,要求既有报表又要有分析说明。分析说明要抓住重点问题,不要面面俱到。

三、认真做好农业收支财政决算的编审工作
农业收支财政决算是国家决算的组成部分,它编报得好坏,直接影响国家决算的编报质量。因此,应认真做好农业收支财政决算的编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均应根据财政部每年下达的编制国家决算通知的有关要求,按照财政部布置统一的决算表格中有关农业收支财政决算表格及说明,自下而上地逐级编制和汇总。
(一)要认真进行年终结算和清理
为了保证农业收支财政决算数字的准确和完整,各级财政部门年终要与有关各方对农业收支数和经费拨款数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结算。
(二)要自上而下地布置决算编制事项
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财政部布置的有关农业收支财政决算表格及说明,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决算表格及说明,并逐级向下布置。有条件的地方,应在编制决算前,召集下级财政部门研究布置决算编制事项,明确编报决算的有关规定和口径,统一认识和做法,确保决算的编报质量。
(三)要加强农业收支财政决算的审批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要对本级农业收支决算和下级上报的农业收支决算进行认真的审核,并将汇总的农业收支财政决算纳入财政总决算,按法定程序上报审批。
农业收支财政决算审查的基本形式,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审查;二是技术性审查;三是逻辑生审查;四是实际成果审查。
1.政策性审查,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等方面进行审查。审查收入、支出、结余的处理是否符合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制度等规定。
2.技术性审查,从帐与帐、表与表、科目与科目、本期与上期等方面进行审查。审查数字是否衔接,有无串栏、串户、串项以及填错数字等问题。
3.逻辑性审查,从收入、支出、结余等方面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审查农业收支活动是否符合农业经济规律。
4.实际成果审查,从农业收支决算报表中的经济效益数据与实际经济成果进行对照检查分析。
(四)认真做好农业收支决算的分析、评比工作 1.各级财政部门在认真编审农业收支决算的基础上,根据平时积累的调查材料以及掌握的情况,认真总结分析一年来农业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结合决算编制工作,总结一年来预算管理的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2.为了提高决算的编报质量,互通情况,改进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并坚持决算审核评比制度,对决算编报好的单位应给予表扬和适当的奖励,对决算编报差的单位应批评、教育,以利于促进财会人员互帮互学,钻研业务技术,推动各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四、认真做好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工作
整理历史资料是项较细致、艰巨而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作,各级财政部门都应高度重视。目前,“六五”时期已经结束,各地应着手收集整理本地区“六五”时期和建国以来到一九八五年财政支农资金统计资料。财政支农资金历史资料收集整理的范围应适当放宽,除包括“七、八”类资金的数字情况外,与农业有关的财政、信贷资金也应包括在统计范围内。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及时向各级领导提供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材料。
农业收支财政预决算管理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希望各级财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总结新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葫芦岛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

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民政府


葫芦岛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令

             第96号

  现将《葫芦岛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 孙兆林
                  二○○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葫芦岛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照《辽宁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依法委托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以下简称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活动中形成和掌握的以纸质、胶卷、磁带、磁盘、光盘以及其他电子存储材料等载体为内容的政务信息。
  第四条 建立和执行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市、县级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由政府办公室及监察、信息产业、政府法制、档案、保密等部门,协调、研究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工作事项。
  市、县级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事务,具体职责是:
 (一)负责公开本机关的政府信息;
 (二)受理和处理向本机关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保管、维护、更新或者督促本机关有关机构保管、维护、更新本机关的政府信息; 
 (四)组织编制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目录;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政府信息公开遵循合法规范、全面真实、及时便民、有利监督的方针,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本规定第九条所列依法不予公开外,均应予以公开。
  第七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政府信息工作的领导,落实机构和人员,并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和与工作相适应的办公条件。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
  
  第八条 行政机关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一)本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
 (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
 (三)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执行情况;
 (四)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
 (五)教育、扶贫、优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
 (六)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情况;
 (七)行政审批、行政收费的相关事项;
  (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
 (九)政府集中采购项目、限额、标准、结果及其监督情况;
 (十)重要专项基金、资金的使用情况;
 (十一)行政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
 (十二)行政机关办事程序、条件、依据,监督途径和联系方式;
 (十三)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  
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第九条 下列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属于商业秘密或者以不公开为条件主动向行政机关提供的信息;
  (三)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侵害个人隐私的信息;
  (四)行政机关内部研究、讨论工作的信息;
  (五)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十条 本办法第九条第(二)、(三)项所列的政府信息有下列情形的,可以公开: 
  (一)权利人和相关当事人同意公开的;
  (二)公开后可能带来的公共利益高于可能造成局部损害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公开的。
  第九条第(四)项所列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认为公开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并且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可以公开。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和程序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可以采用下列形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互联网上的政府网站;
  (二)政府公报、报纸、杂志等公开合法出版物; 
  (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四)新闻发布会; 
  (五)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等场所或设施;
  (六)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政府信息的形式。
  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把档案馆等作为集中查询本级政府信息的场所。
  第十二条 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在信息生成后及时公开。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公开的,可在15日内公开。
  第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公开不属于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信息的,可以采用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方式或者电话、面谈等口头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的当日登记;以口头方式提出申请的,应当当场登记。
  在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时,申请人应当提供所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以及申请人姓名(名称)、住所、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第十四条 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除当场予以答复的情形外,行政机关应当自登记起10日内,按下列规定作出答复或者处理:
  (一)属于公开范围或者申请公开的信息已经主动公开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得该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 (二)要求提供的政府信息含有不予公开的内容,但能够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可以公开的内容; 
 (三)被申请机关不掌握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告知掌握该信息的行政机关名称及其联系方式;
 (四)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 (五)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和行政救济渠道。
  第十五条 对于可以向申请人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供给申请人。能够在申请人履行有关手续后当场提供的,应当当场提供;不能当场提供的,应当自履行手续后5日内提供。
  因信息资料处理等客观原因及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信息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期限,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0日。
  第十六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期限恢复计算。
  期限的中止和恢复,行政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目录。有条件的行政机关,可以编制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外的其他政府信息目录。
  政府信息目录应当适时调整和及时更新。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本机关负责政府信息公开日常事务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向社会公开,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咨询问题和意见。
  第十九条 政府信息应当无偿提供。应当收取的政府信息打印、复制等成本费用,按省财政和物价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对于生活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费用。

              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评议考核制度,并将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行为纳入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范围。
  第二十一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办公室采用下列方式对下级政府及所属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实施督促、检查:
  (一)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
  (二)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
  (三)以政府信息公开简报的形式,及时通报情况;
  (四)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和意见箱,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告知投诉、举报人。
  第二十二条 下级行政机关每季度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报告职权管辖范围内的政府信息。
  第三十三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办公室应将本级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次年1月30日前向社会予以公布。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由有关部门督促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监察部门或者主管行政部门对直接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一)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的;
 (二)不提供或者不及时更新政府信息目录的; 
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隐瞒或者不提供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 (四)公开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的;
 (五)行政机关采取有偿或者变相有偿的方式提供本机关已经决定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 (六)故意提供虚假政府信息的;
  (七)在提供政府信息时,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