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定(修正)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3:06:58   浏览:99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定(修正)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定(修正)
厦门市人民政府


(根据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维护公共交通车、船乘坐秩序,创建文明城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乘坐城市公共交通车、船的乘客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城市公共交通车、船是指在城市中供公众乘坐的公共汽车、小公共汽车和城市海上客运船只。
第三条 凡赤膊者、醉酒者、无人监护的精神病患者及无成年人带领的学龄前儿童,不准乘坐公共交通车、船。
第四条 乘客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㈠ 在站台、码头或者指定地点依次候乘,待车、船停稳后依次上下车、船;不得强行上下车、船和在车行道候车。
公共汽车的铰接车(通道车)实行前后门上、中门下;单车实行前门上、后门下;单门车实行先下后上。上车后乘客应向下车门移动;
㈡ 老、幼、病、残、孕妇及怀抱婴儿者优先上车、船,其他乘客应主动让座;
㈢ 禁止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船外,禁止自行开关车、船门及进行其他妨碍车、船行驶、停靠和乘客安全的活动;
㈣ 禁止躺、卧、占据、蹬踏座位,及损坏车、船设备、设施;
㈤ 在车、船运行中,禁止进入驾驶部位和其他有碍安全的部位,禁止妨碍驾乘人员工作;
㈥ 禁止在车、船内吸烟和向车、船内外吐痰、乱扔杂物;
㈦ 禁止在车、船内打闹、斗殴;
㈧ 车、船因事故不能继续运行时,应服从驾乘人员的安排或换乘其他车、船;
㈨ 到达票额规定的站点或车、船终点后,应离开车、船,禁止越站乘坐或随车、船返乘。
第五条 乘客必须遵守下列票务管理规定:
㈠ 乘坐车、船应购票或出示月票(季、年票),接受驾乘人员查验;乘坐无人售票车,应自觉投币入钱箱。
身高110厘米以上的儿童必须购票。每名乘客可以免费带一名身高110厘米以下的儿童乘坐车、船;超过一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儿童集体乘坐车、船,应按实际人数购票;
㈡ 车、船票限当次乘坐有效,但由驾乘人员安排换乘的,所持车、船票继续有效;
㈢ 车、船票出售后,不予退票;无人售票车不找零钱;
㈣ 乘客携带10公斤以上或体积占一人以上位置的行李或物品需补车、船票。
第六条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以及其他妨碍乘客安全和健康的物品上车、船。
第七条 乘客对所携带的物品应妥善保管,不得妨碍其他乘客乘坐。
第八条 无票乘坐车、船,不投币或者投币不足或者使用无效车、船票乘坐车、船的,按全程票价予以补票。
第九条 使用伪造月票、他人月票或过期月票乘坐车、船的,按月票票价予以补票。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或其委托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船经营单位处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一)无票或使用无效车、船票乘坐车、船的;
(二)不按秩序上下车、船的;
(三)在车、船未停稳强行上下车、船的;
(四)在车、船行道候车,不听劝阻的;
(五)在车、船内吸烟或者向车船内外吐痰、乱扔杂物的;
(六)将身体部位伸出车外,不听劝阻的;
(七)拒绝驾乘人员或稽查人员验票的;
(八)躺、卧、占据和蹬踏座位的;
(九)车、船到达终点后,不离开车、船或随车、船返乘,不听劝阻的;
(十)擅自开关车、船门的;
(十一)未经许可自行进入驾驶部位或其他有关车、船安全部位的。
第十一条 损坏城市公共交通车、船设备、设施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船经营单位有权要求其停止侵害行为,限期修复、赔偿损失。
第十二条 在城市公共交通车、船内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厦门市公安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乘客有权对驾乘人员的规范服务予以监督,有权检举或控告驾乘人员违反工作职责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厦门市人民政府1994年12月27日颁发的《厦门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定》同时废止。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部分规章的决定》中与本文有关的内容
……
十六、《厦门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定》
第十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或其委托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船经营单位处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一)无票或使用无效车、船票乘坐车、船的;
(二)不按秩序上下车、船的;
(三)在车、船未停稳强行上下车、船的;
(四)在车、船行道候车,不听劝阻的;
(五)在车、船内吸烟或者向车船内外吐痰、乱扔杂物的;
(六)将身体部位伸出车外,不听劝阻的;
(七)拒绝驾乘人员或稽查人员验票的;
(八)躺、卧、占据和蹬踏座位的;
(九)车、船到达终点后,不离开车、船或随车、船返乘,不听劝阻的;
(十)擅自开关车、船门的;
(十一)未经许可自行进入驾驶部位或其他有关车、船安全部位的。”
……
本决定自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1996年9月2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成立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农业分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成立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农业分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分技术委员会:
你委员会《关于第三届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分技术委员会换届的请示》收悉。鉴于你委第三届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编号CSBTS/TC144/SC2,以下简称“农业分标委”)任期已满,经各有关单位推荐,国家局审核,同意你委员会换届。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第四届农业分标委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并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和国家局有关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重在实效的烟草农业标准化工作,并努力提高各项标准化工作的水平,籍此推动烟叶的生产、收购、管理和经营等各项相关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第四届农业分标委在工作上要接受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局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
三、第四届农业分标委由37位委员组成(名单见附件),任期4年。
四、第四届农业分标委秘书处设在中国烟叶公司,负责日常工作。
五、自发文之日起,第四届农业分标委即可开展工作。






二○○五年三月八日

   附 件:

  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农业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7月18日市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二○○二年八月十八日



成都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发挥土地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范围内实行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按照统一征地、统一供地的原则,集中统一管理土地。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

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本辖区内征地、供地、土地转让的组织实施。计划、建设、规划、房管、监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含中心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按照统一征地的原则,由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农转用、征地工作。

第四条 依法征用的土地,均由市、县人民政府统一储备。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统一供地。

第五条 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及国家颁布的行政划拨项目目录用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地。

第六条 建设项目用地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外,都必须采取有偿使用的方式供地。

第七条 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的地块,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拟订拟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地块的用途、年限、出让方式、时间和其他条件等方案,报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前款规定以外用途的土地的供地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第八条 建立土地发布制度。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地块应按信息发布的有关程序,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公示地块基本情况。

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地块的位置、用途、面积、使用年限、现状等信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供。

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地块的控制性详情、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等信息,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供。

第九条 中标人、竞买人在中标、竞得后五个工作日内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计划、规划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条 中标人、竞得人不在规定的时间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的,视为放弃中标、竞买资格,其保证金不予退还。

第十一条 因建设项目变化而需要改变原批准的土地用途和规划设计条件,必须依法报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修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并按有关规定调整土地出让金差价。

第十二条 放开、激活土地二级市场。凡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的,都必须进入土寺有形市场,申报登记和公开挂牌交易。

第十三条 依法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缴清土地出让金和有关税费,领取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后,均可进入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按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有关条件,依法进行转让。出让后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既可全部转让其土地使用权,也可部分转让其土地使用权。

全部或部分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和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土地使用证,到有关部门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需要转让的,原则上由政府收购储备,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或者挂牌交易。

第十五条 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转让用于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划拨供地的。

第十六条 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地产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市、县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依法征用和依法收回的土地,均由市、县人民政府统一储备。

不符合转让条件的土地,由市、县人民政府按成本价收购储备。

申报土地转让价格比标定地价低20%以上的,市、县人民政府可行使优先购买权。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相关土地使用权手。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以弄虚作假、欺骗等非法手段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注销其土地使用证,收回非法占用的土地;对有关责任人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中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征地、供地和土地交易中,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行政监察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成都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